ELISA试验是目前临床实验科研实验中常用也是使用多的一种试验,它以灵敏度较高、特异性较好的特点获得众多实验者的认可,但在操作中的各个环节对试验的检测效果影响却很大,如果稍不注意,就有可能导致显色不全、花板等结果。
本文中就为大家讲述一下ELISA试验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1、洗板
可能原因:
(1) 采用手工洗板,孔与孔之间液体交叉。
(2) 采用半自动洗板机洗板时,洗液量不足,导致洗板不彻底;洗板针堵塞,抽吸不完全;洗板不畅,导致洗板效果差。
(3) 反应板过多造成洗板等待时间长。
解决办法:
(1) 保证洗液注满各孔,洗板针畅通,洗完板后zui好在吸水纸(选择干净、无或少尘的吸水材料)上轻轻拍干;
(2) 合理安排,或多用几台洗板机。
2、显色
可能原因:
(1) 显色剂配制后放置时间过长或使用过期显色剂;
(2) 加显色剂时溅出孔外造成液体回流。
解决办法:
(1) 显色剂尽量在临用前配制,坚持不用过期显色剂,肉眼可见浅蓝色的TMB显色剂不用;
(2) 加样时保持显色剂不外流;
(3) A、B液应避免接触金属器械。
3、终止
可能原因如加终止液时产生较多气泡,导致假阳性增加。所以在加终止液时应避免产生气泡。
4、读板
如读板时板底不清洁等。应保证酶标板清洁。所以在整个操作过程中保证酶标板不接触次氯酸;尽可能实现ELISA检测标准自动化,有效提高检测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