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取大豆中的蛋白的方法介绍2018-10-26
大豆对于很多人来说都不是一个陌生的东西,甚至很多人还总是吃。大豆中富含的营养是很高的,所以在中国的餐桌上总是能够看见。而大豆中的蛋白含量是很高的,对人体有很大的帮助,多吃大豆对人们是有很大的帮助。今天来教大家提取大豆中的蛋白的方法。
1. 碱提酸沉法
大豆分离蛋白的传统提取方法是碱提酸沉法。将脱脂豆粕与蒸馏水以1:10的比例混合,用NaOH调整混合物的pH为7--9,充分搅拌浸提碱溶大豆蛋白,离心分离,用稀HCI调整上清液的pH值为4.5--4.8,沉淀出蛋白质,离心分离,沉淀重新溶于pH7.0--8.0的NaOH溶液中,喷雾或冷冻干燥即得大豆分离蛋白,其蛋白含量可达90%以上,得率24%--38%。
2. 膜分离方法
聂幼华等研究了用膜分离技术制取大豆分离蛋白。先用Ca(OH)2的稀溶液浸提脱脂大豆粕,蛋白浸出率可达80%左右。将浸提液进行循环超滤分离,截留液的浓度可达13%左右。把截留液喷雾或冷冻干燥,即得大豆分离蛋白产品,其蛋白含量可达95%以上。与传统的碱提酸沉法比较,产物得率高,质量好,能耗少,废水排放污染也一定程度上得到解决。
3. 双极膜电解法(Bipolar Membrane Electroacidification)
这种方法是在电渗析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双极膜由3层组成:阴离子交换膜和阳离子交换膜以及阴阳离子交换膜中间的亲水层。在电流作用下,水分子在双极膜上电离为H+和OH-,由于膜选择透过阴离子或阳离子,导致溶液的pH值降低,达到大豆蛋白质的等电点而使蛋白质沉淀。这种方法不需要加入酸或碱调整蛋白质溶液的pH值,避免分离得到的大豆蛋白质中混入盐离子,并且可保护大豆蛋白质的功能性。
4. 起泡法
泡沫分离技术是近十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分离技术。它是根据表面活性的差异,来分离和纯化物质的手段,被广泛应用于环境保护、生物工程、冶金工业及医药工业等许多途径,该技术也是分离和浓缩蛋白质及酶的一条有效途径。谢继宏等研究了豆制品厂排放的黄浆水中大豆蛋白质的分离。这种方法中,大豆蛋白质的分离在一连续操作的泡沫精馏塔中完成,氮气由塔底通入池液,原料液由泡沫界面入进入塔内,泡沫由塔顶导出并被破碎成泡沫液,泡沫液即为分离出的大豆蛋白质。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