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种活化就是将保藏状态的菌种放入适宜的培养基中培养,逐级扩大培养是为了得到纯而壮的培养物,即获得活力旺盛的、接种数量足够的培养物。菌种发酵有一般需要2-3代的复壮过程,因为保存时的条件往往和培养时的条件不相同,所以要活化,让菌种逐渐适应培养环境。
菌种活化是将保藏状态的菌种放入适宜的培养基中培养,使其恢复生长活力并扩大培养。活化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准备工作:
- 确保实验室环境无菌,使用无菌操作技术。
- 根据菌种的特性准备相应的培养基,如胰蛋白胨大豆肉汤(TSB)、脑心浸液肉汤(BHI)等。
2. 菌种解冻与溶解:
- 对于冻干粉菌种,按照说明书用无菌水溶解冻干粉。
- 对于甘油冻存管,从冰箱中取出后迅速解冻,避免反复冻融。
3. 接种与培养:
- 将溶解的菌液或解冻后的菌液接种到固体培养基(如平板)或液体培养基中。
- 根据菌种的类型和需求,选择合适的培养条件,如温度、气体环境(需氧、厌氧或微需氧)。
4. 厌氧菌的特殊处理:
- 厌氧菌需要在无氧环境下进行活化,使用厌氧工作站、厌氧袋和厌氧产气包。
- 活化过程可能需要多次继代培养,以适应培养环境。
5. 平板划线分离:
- 使用平板划线法分离单菌落,确保获得纯种。
- 通过多次划线,逐步稀释菌液,提高获得纯种的概率。
6. 观察与鉴定:
- 培养后观察菌落形态,进行革兰染色、镜检等鉴定步骤。
- 根据菌种的特性选择合适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
7. 保存与传代:
- 活化的菌种可以用于斜面保存、冷冻保存或甘油保存。
- 定期传代,防止菌种老化和变异。
不同类型的菌种(如细菌、真菌、放线菌等)可能需要特定的活化方法,例如大肠埃希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通常使用营养肉汤或胰蛋白胨大豆肉汤进行活化,而厌氧菌则需要在厌氧条件下进行活化。活化过程中需要注意无菌操作,避免污染,并根据菌种的生长特性调整培养条件。
菌种活化的情况就需要了解菌种保藏的方式和方法。目前国际国内常用的菌种保存方法包括:定期移植法、液体石蜡法、沙土管法、真空冷冻干燥法、80℃冰箱冻结法、液氮超低温冻结法。
对于不同的保存方式活化的方式也不同:
1、定期移植法的菌种复苏较简单,直接转接即可;
2、液体石蜡法保存的菌种在复苏时,挑取少量菌体转接在适宜的新鲜培养基上,生长繁殖后,再重新转接一次;
3、沙土管法保存菌种在复苏时,在无菌条件下打开沙土管,取部分沙土粒于适宜的斜面培养基上,长出菌落后再转接一次。或取沙土粒于适宜的液体培养基中,增殖培养后再转接斜面;
4、真空冷冻干燥法保存菌种在复苏时先用70%酒精棉花擦拭安瓿上部,将安瓿管顶部烧热,用无菌棉签沾冷水,在顶部擦一圈,顶部出现裂纹,用挫刀或镊子颈部轻叩一下,敲下已开裂的安瓿管的顶端,用无菌水或培养液溶解菌块,使用无菌吸管移入新鲜培养基上,进行适温培养;
5、-80℃冰箱冻结法保存菌种复苏时,从冰箱中取出安瓿管或塑料冻存管,应立即放置38℃-40℃水浴中快速复苏并适当快速摇动。直到内部结冰全部溶解为止,约需50秒-100秒。开启安瓿管或塑料冻存管,将内容物移至适宜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
6、液氮超低温冻结法保存菌种复苏与-80℃冰箱冻结法保存菌种复苏相似,从液氮罐中取出安瓿管或塑料冻存管,应立即放置在38℃-40℃水浴中快速复苏并适当摇动。直到内部结冰全部溶解为止,一般约需50秒-100秒。开启安瓿管或塑料冻存管,将内容物移至适宜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