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 生物学名词。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体形极微,在显微镜下始能窥见。形状多种多样,主要由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等构成,表面有薄膜。动植物细胞结构大致相同。植物细胞质膜外有细胞壁,细胞壁中常有质体,动物细胞质中常有中心体,而高等植物细胞中则无。细胞有运动、营养和繁殖等机能。收到细胞正确的处理方法小结如下:
1. 首先,观察细胞培养瓶是否完好,培养液是否有漏液、浑浊等现象。
2. 用75%酒精擦拭细胞培养瓶表面,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状态。因运输问题,部分贴壁细胞会有少量丛瓶壁脱落;先不要打开培养瓶盖,将细胞置于细胞培养箱内趋置培养2-4小时,以便稳定细胞状态。
3. 仔细阅读细胞说明书,了解细胞相关信息,如贴壁特性(贴壁/悬浮)、细胞形态、所用基础培养基、血清比例、所需细胞因子、传代比例、换液频率等。
4. 静置完成后,取出细胞培养瓶,镜检、拍照,记录细胞状态;建议细胞传代培养后,定期拍照、记录细胞生长状态。
5. 贴壁细胞:若细胞生长密度超过80%,可正常传代;若未超过80%,移除细胞培养瓶内培养基,预留5m左右继续培养,直至细胞密度达80%左右再进行传代操作,瓶盖可稍微拧松。
6. 悬浮细胞:将细胞培养瓶内液体全部转移至50ml无菌离心管内,1200rpm离 心5min,离心后上清培养基可收集备用,管底细胞沉淀加入5m培养基吹打、重悬。镜检时,若细胞密度超过80%,可将细胞悬液分至2个细胞培养瓶内培养,补加培养基至5ml;若细胞密度未超过80%,将细胞悬液移至原瓶继续培养,直至细胞密,度达80%左右时再进行传代操作。
温馨提醒:
可将培养瓶内多余的培养基转移至50ml无菌离心管中备用;细胞传代时,可以将该培养基按照一定比例和客自备的培养基混合使用,让细胞逐渐适应培养条件。确认细胞状态良好后,应及时将部分细胞冻存,再进行后续的实验,避免后期实验失误可能发生细胞污染或死亡而导致的细胞丢失,影响后续实验。